来源:市场资讯全国十大正规配资
(来源:中国地产基金百人会)
美国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知名保守派、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大学演讲时遭枪击死亡,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
此次枪击事件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左右之争极端化的象征性爆发点,也是美国政治撕裂、激化的体现,左右对立已经从“话语之争”进一步逼近“生死之争”。
其实,目前世界面临的左右之争,其背后的争论都是公共知识分子们关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争论。
“当代第一智者”、95岁的美国思想家托马斯·索维尔认为,自从20世纪以来,知识分子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发挥的舆论与观念影响力的权重似乎越来越重,近几个世纪的各种思潮的实验引发了无数灾难。
普罗大众应该如何识别这些有毒的舆论与观念?对此,索维尔在其作品中提出了识别坏思想的三大铁律。
展开剩余77%▋“圣化构想”
所谓“圣化构想”指的是,那些枉顾人性的复杂,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完美的改造社会蓝图,认为一旦实现了,就会建成人间天堂。
在索维尔看来,任何社会都混杂着善与恶,人类历史上从未缔造过完美的社会,未来也不可能有真正完美的、理想的社会。好的知识分子,不会承诺最好的东西,而是小心地去选择最不坏的那个。就像丘吉尔所言“与其他制度相比,民主只不过是最不坏的。”
有句话,可以说是为“圣化构想”者量身定做的:那些把人类引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由善良的意愿铺设而成的。
因此,索维尔在其最新力作《社会正义谬误》中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对理据置若罔闻、对证据视而不见、只顾着自吹自擂的精英知识分子,因为真正制造灾难的是他们。
▋“辞令技巧”
所谓“辞令技巧”,是指自己的思想、理念在现实中明显失败后,还善于文过饰非,掩盖错误,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合理化的借口。
由于这些知识分子太喜欢美化自己的理想愿景,以至于一直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再加上写作和诡辩本来就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因此,面对错误,非常善于过滤事实,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材料或者词汇来替自己狡辩。
索维尔的《知识分子与社会》,不仅提供了识别坏思想的简单方法,还指出了知识分子道德责任中重要的另一面,即知识分子不仅要敢尽言责,还要善尽言责,考虑和顾及到自己的言论和理念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不是媚权,就是媚俗”
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长久以来没有定论,但在索维尔看来,知识分子就是理念的动物,他的思考路径一定是以理念为起点,以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为终点。
然而,如果一个知识分子把这个逻辑倒过来——从现实世界出发,用理念要么迎合民众,或者谄媚权贵,那就是对理念的亵渎和玩弄,这是“坏知识分子”的标配。 例如,许多大学教授,为了迎合民众,今天建议政府向富人征收重税,明天建议广发福利,后天开始煽动对他国的仇恨......
不可不警惕的是,公众很容易成为知识分子们媚权、媚俗的棋子。
索维尔在《社会正义谬误》中指出,那些教条理论家认为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安排广大社会中的不同成员,就像能轻而易举地摆布一副棋盘上的不同棋子。索维尔在书中将其称为“棋子谬误”。
他还在书中设想了大量“棋子”。如美国政府试图摆布富豪,将财富再分配;殖民时期英国试图给美洲殖民地加税,间接促成美国独立;美国马里兰州试图提高个税获取额外收入,却导致人口锐减,税收大减......
.......
索维尔的作品既是对知识分子的解剖与鞭挞,也是提醒无数普通人认清人性原恶的镜子。
作为一名年逾九十的美国著名黑人思想家,索维尔反思知识分子与社会,批判激进主义,会比常人遭受多十倍的压力,在巨大压力下,索维尔凭他睿智的思考、完备的知识结构、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和一份“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气,为人类贡献出了一本本警世巨著。
《社会正义谬误》是他的最新力作,在书中,他再次对世界做出警示:警惕那些深陷正义幻觉、带来巨大灾难的人。这本“总纲”式的作品只有200多页,其章节却凝聚了索维尔毕生思想的精华:
“机会平等谬误”是《财富、贫穷与政治》的理论精华;“种族谬误”是《移民与文化》的内容精髓;“棋子谬误”是《政治学思维方式》的核心理论;“知识谬误”则是《知识分子与社会》中的“圣化构想”……
清华大学教授、社会学者郭Y华评价:“索维尔的书是精英自恋的醒脑良药、致命自负的免疫配方。”
美国历史学者维克托·戴维斯·汉森评价:六十年多来,托马斯·索维尔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学术造诣,挑战了诸多进步经济学的假设。如今,他将自己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加以总结,聚焦于当今流行的觉醒社会正义话题。这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警示我们当前关于受害者心态和缺乏公平的刺耳言论大多既无历史依据,也缺乏经济数据支撑。
发布于:北京市嘉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